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较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
上世纪90年代初,肺癌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学分型,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局部可以运用手术和放疗联合治疗或放化疗。但是由于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只能进行化疗治疗。化疗毒性较大,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也相当严重,且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靶向药物的问世,改变了我们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之所以叫作“靶向治疗”,就是因为它只消灭肿瘤细胞,不会误伤正常细胞。目前已证实通过基因检测为EGFR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在靶向药物治疗后,能够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缓解率,且靶向药物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达3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会议上,对有关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为关注,第三代靶向试验药物如AZD9291等,针对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因此诸如腹泻、皮疹等副作用都比第一代靶向药物减少。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