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七大临床应用价值汇总
PET-CT作为很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一直备受瞩目。它将CT与PET融为一体,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更让人瞩目的是它的作用还远不仅于此。
肿瘤诊断与疗效评估
肿瘤患者,当已经出现转移性病变,而原发病灶未明时,借助PET-CT可从颅脑到躯干直至四肢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为临床找出可能的原发病灶。通过PET-CT检查进行全面的肿瘤分期,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手段。据报道,有近四分之一的肿瘤病人在做PET-CT检查后,其肿瘤分期的判断发生改变,从而避免了不当的治疗方式。

PET-CT七大临床应用价值汇总
在肿瘤治疗后,还可以利用PET-CT进行疗效监测,如术后或放疗后,可以观察手术或放疗部位是否还残存肿瘤组织,而传统的影像手段由于局部组织的结构紊乱或纤维化,而不能有效鉴别。同时,对于化疗患者化疗后的PET-CT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对于化疗疗效的判断和化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占位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对于体内的占位性病变,无论是各脏器内的可疑结节和肿块、全身各部位的肿大淋巴结,还是骨骼软组织中的肿块,当不能确定其良恶性时,可通过PET-CT检查,对病灶代谢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较终给出良恶性的预判。
放疗精准定位
CT、MRI等检查用于放疗靶区的确定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是CT对软组织分辨率低,MRI对钙化灶不敏感。PET-CT除了可观察肿瘤的形状、大小之外,还可以观察其代谢情况,为放疗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与传统靶区定位相比,PET可以通过特定的功能显像剂了解肿瘤细胞的活性及其是否乏氧,对射线敏感基因和抗拒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可采取一些方法使其敏感度增加,从而提高放疗的效果。
提供可靠活检部位
有些病灶需要进行活检时,以往均通过B超或CT等来进行解剖意义上定位,虽然对于病灶部位的判断毫无偏差,但是当病灶较大,而病灶内的肿瘤代谢情况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活检的假阴性,而借助PET-CT来进行活检定位,可以知道病灶中哪一个部位穿刺的阳性率更高,从而提高活检的准确率。
老年痴呆早诊断
除了用于肿瘤诊治外,PET在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肺栓塞等疾病中的优势也是很突出的。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现有的MRI等影像学技术即使在患者出现症状后,仍有可能无法识别,而PET却可以在患者出现症状前一年左右就能识别出患者。通过PET-CT,更能对致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在PET-CT的引导下,还可以为手术或X刀或γ刀提供重要的病灶定位。
判断心肌细胞活力
PET-CT检查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判断有无存活心肌对临床极为重要,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可以通过冠脉血管重建重新恢复心功能。此外,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及心肌病的研究和评价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PET-CT 防癌于未然 上海长海医院PET-CT体检套餐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