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应用
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的不同,其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两大类。恶性淋巴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准确分期、正确判断病情以及治疗反应的监测。
1. 早期诊断
在使用18F-FDGPET评价淋巴瘤的研究中,
大多数研究对象为HL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NHL,对其他组织学类型的淋巴瘤研究资料有限。ElstromR等对 172 例各种类型淋巴瘤患者的18F-FDGPET进行回顾性研究:18F-FDG PET准确地探测到了弥漫性大B细胞性NHL、T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和HL病灶。18F-FDG PET探测边缘区淋巴瘤可靠性低,尤其是结外的边缘区淋巴瘤。在对惰性B细胞性NHL的研究中发现,18F-FDGPET对滤泡性NHL的诊断、治疗有潜在优势,但对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只能探测到 50%的病灶。还有一些使用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测定肿瘤18F-FDG摄取程度的研究认为,18F-FDG
PET能够预测惰性淋巴瘤的组织学转变。但是,SUV与淋巴瘤病理亚型、有丝分裂率的关系仍有争议。
2.临床分期
HL和NHL虽然只占所有恶性肿瘤的8%,但却是少数几种可治好的肿瘤。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不仅取决于其组织学亚型,而且要根据具体、准确的临床分期。18F-FDG肿瘤显像通过发现代谢异常病灶,特别是探测到其他检查未发现的隐性的腹部病灶或脾脏病灶,可显著提高了淋巴瘤较初分期的准确性。BangerterM等应用18F-FDGPET对 44 例已确诊为HL的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价:5 例分期上调,1例分期下调。初步研究表明,在HL和NHL患者的分期方面, 18F-FDG PET优于67Ga显像。
淋巴瘤的骨髓浸润较常见,是淋巴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征兆之一,且决定淋巴瘤的分期。研究表明,用18F-FDGPET可准确显示淋巴瘤骨髓浸润。Buchmann等比较了18F-FDGPET与CT、骨髓活检在NHL和HL分期中的作用,结果是18F-FDGPET优于CT;8%(4/52)患者经18F-FDG PET导致分期上调,改变了治疗计划。Moog FM等对 78 例淋巴瘤患者的18F-FDGPET、骨髓活检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 64 例患者的双侧骨髓活检与18F-FDGPET结果一致;对 10例骨髓18F-FDG 摄取增高而骨髓活检阴性的患者进行 MRI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等检查,证实其中 8 例淋巴瘤累及骨髓;有 4 例患者PET没有探测到骨髓浸润。
3.疗效评价
对淋巴瘤治疗的较终目标是通过化疗、放疗等疗法的毒性作用,彻底清除肿瘤细胞。然而,各种淋巴瘤对治疗的反应相差甚大。造成这种反应差异的原因是肿瘤组织学类型、生物学差异、药物抵抗机制、放疗或化疗敏感性的不同等。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及早判断治疗反应有利于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常规解剖显像对肿瘤反应或进展的判断基于肿瘤的大小,治疗有效时,由于治疗引起的肿瘤结构变化滞后于肿瘤细胞的死亡,解剖显像上的肿块可持续存在。而18F-FDG PET可显示肿瘤代谢活性明显减低,肿瘤对18F-FDG摄取减少或消失是在临床或亚临床水平上对肿瘤治疗有效的早期标志,及时评价治疗效果可修正临床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应用。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