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要注意哪些?多久复查一次?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21/04/07 15:18 阅读:534
分享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因此早期很难明确诊断,因此85%的患者在确诊时癌肿已侵及周围大血管或脏器而无法切除。因此应高度重视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那么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他做了手术治疗之后有没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般手术后要求尽量的清淡饮食,少刺激胰腺的分泌,术后应该防止胰漏的发生,这是近期手术的问题。

  远期的我们要求肿瘤的病人定期随访,一般来说所谓的定期就是半年左右,一定要到医院去定期随访,随访三年以后是不是可以放松,原则上现在对于肿瘤病人也不放松,一直随访下去,直到终生。

  以前说是三年以后我们可以放松一点,然后大概可以放松到一年来随访一次,但是现在我们对肿瘤病人都很严格,希望他终身能够早期发现复发的情况或者是转移的情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在复查的时候需要做哪些检查?

  复查的时候,常规要做的一个是肿瘤转移的复查,一个是局部的复查,还有一个功能的复查。

  所谓局部的复查,就是要做腹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增强CT、核磁、B超,这是三个常规。

  还有一个转移的检查,常见的是胸片,包括胸部的CT检查,现在常规都用CT来替代了。

  还有一个就是功能的检查,包括血糖的情况、胰岛素分泌的情况都要去检查。

  B超、CT、磁共振,还有刚刚我们说的胸部的CT是都要做的?

  都要做,作为一个肿瘤复查的常规。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为什么80岁还得胰腺癌?胰腺癌发病年龄是多少 胰腺癌是很严重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极差。通常来说,胰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胰腺癌发病发病年龄多数情况下集中在45-70岁,但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也会比较高。胰腺癌的发生的确与年龄存在很大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致癌物质在不断累积,自身免疫机制功能逐渐减弱,老年人免疫力薄弱是导致胰腺癌发生的原因之一。[详细] 胰腺肿瘤是怎么引起的?胰腺癌严重吗? 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多发部位是胰头部,是由于胰腺组织细胞增生引起的疾病。但其更前端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表明具有多样性,包括生活习惯、遗传、其他疾病引发、基因突变等。胰腺肿瘤尤其是恶性胰腺肿瘤也就是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一种肿瘤,病情很严重,治疗难度也非常高。[详细] 有哪些人容易患有胰腺癌?这些高危人群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预防胰腺癌。要戒烟、戒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除了合理饮食之外,以下这些高危人群也要引起高度重视:[详细] 为什么会得胰腺癌呢?为什么无缘无故就得胰腺癌呢? 很多人都会“闻癌色变”,对胰腺癌这个“隐形杀手”还是顾虑重重的。其实,胰腺癌潜藏我们身体,也潜藏在以下这些生活习惯中:[详细] 预防胰腺癌应该吃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胡吃海喝,很多人都因此患上;胰腺癌。并且恶性肿瘤里常见的就是胰腺癌了。胰腺癌这些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随着医学发展迅速,但是彻底的治好胰腺癌还是很困难的。胰腺癌晚期,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那么今天,小编就叫你预防胰腺癌应该吃什么食物。[详细] 胰腺癌患者胰腺害怕的两类食物是什么? 众所周知,胰腺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进步迅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变好,这导致了很多人引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毛病。那么,对于胰腺害怕的两类食物,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详细] 什么是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第六、七位,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但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 [详细] 为什么说胰腺癌凶残?胰腺癌为什么那么凶险? 胰腺兼有内外分泌功能,体积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与胃及十二指肠、胆总管等脏器邻近,故胰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胀满、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详细] 胰腺癌患者术后该如何康复锻炼,长期卧床好吗? 早期胰腺癌,他的生存时间还是很长的,他的生活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如果体力可以,完全可以正常工作。当然你手术做了一个扩大手术,外科医生把你很多脏器都切除了,那么你体质比较虚,你就在家里休养,但是家里休养,并不是说长期卧床,你也要适当的活动,活动程度范围多大,完全根据你的体力。[详细] 胰腺癌要与哪些疾病区分开? 临床上面,我们对那些腹痛,或者对怀疑胰腺癌的病人,要和哪些疾病区分,因为毕竟一旦诊断胰腺癌,对病人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疾病。[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