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有哪些危险因素?
近几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是继宫颈癌之后第二个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有哪些危险因素?怎样才能远离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有五大高危因素:
1.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三联征,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2.生育年龄女性长期无排卵:生育年龄女性长期无排卵,缺少孕激素的对抗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
3.绝经晚:绝经晚的妇女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如果绝经年龄≥55岁,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作用下过度增生,进而容易发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
4.长期口服他莫昔芬:乳腺癌患者长期口服他莫昔芬,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8.8%以内。其发病率为一般绝经妇女的1.7倍〜7倍。
5.遗传因素:有5%左右的子宫内膜癌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这类患者的特点是发病年龄要比其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年龄要小10岁〜20岁。
怎样才能远离子宫内膜癌?要远离子宫内膜癌,并不困难,只要做到异常子宫出血及时就诊、没有症状也要定期体检、激素治疗遵医嘱、遗传高风险人群应行基因检测等。
年龄50岁以上或绝经后,近6个月内有异常出血症状的女性要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年龄<50岁,但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之一可在医生判断下选择性接受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筛查条件:异常子宫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35岁以上具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高危因素或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生殖肿瘤)的女性。曾进行或正在进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或为治疗其他疾病服用或正在服用米非司酮、他莫昔芬的女性。>30岁且肥胖(BMI≥28)的女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女性。有排卵障碍的(PCOS、不孕等)。
子宫内膜癌是一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的。建议女性朋友平时规律体检,有症状早就诊,这样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的子宫内膜癌。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