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会转变成胃癌吗?如何检查胃癌?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21/02/25 15:48 阅读:194
分享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那么浅表性胃炎会转变成胃癌吗?
  浅表性胃炎是胃粘膜浅层的炎症,是轻度的炎症,发病率非常的高。如果成年人去做胃镜,十个人里面,可能九个人都存在胃炎,而浅表性胃炎是轻微的一种,只要你天天吃东西,胃就很难做到一点炎症都没有。

  食物在胃里面不断翻滚的过程中,难免会划伤胃壁组织,特别是你吃饭的时候,没有将食物嚼碎,大快朵颐,或者吃了一些比较尖锐的,难以消化的食物,例如坚果,瓜子,芹菜等等。胃粘膜被划伤之后,就可能导致粘膜的炎症,正常情况下,胃粘膜的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很快会修复好。

  浅表性胃炎有什么症状,距离胃癌有多远

  大部分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舒服,少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反酸、恶心、腹胀、早饱、腹痛、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的不舒服,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好能做一个胃镜,因为除了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很难区分是哪一种疾病。

  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不会发展为胃癌,大家不需要过度的紧张。虽然网上说的没错,浅表性胃炎可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甚至是胃癌。但是,大部分的浅表性胃炎都是可以治好的,不会出现胃癌的情况。当然,如果你不注重自己的身体,不爱惜自己的胃,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是有可能变得严重的。

  如何检查胃癌?

  1.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定位诊断优于常规CT或MRI,

  对临床医师手术方式及胃切除范围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2.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因简便易行、灵

  活直观、无创无辐射等特点,可作为胃癌患者的常规影像学

  检查。充盈胃腔之后常规超声可显示病变部位胃壁层次结构,

  判断浸润深度,是对胃癌T分期的有益补充;彩色多普勒血

  流成像可以观察病灶内血供;超声双重造影可在观察病灶形

  态特征的基础上观察病灶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灌注特点;此

  外超声检查可发现腹盆腔重要器官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颈部、

  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转移;超声引导下肝脏、淋巴结穿刺活检

  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及分期。

  3.CT:CT检查应为首 选临床分期手段,我国多层螺旋CT

  广泛普及,特别 胸腹盆腔联合大范围扫描。在无CT增

  强对比剂禁忌情况下均采用增强扫描,常规采用1mm左右

  层厚连续扫描,并 使用多平面重建图像,有助于判断肿

  瘤部位、肿瘤与周围脏器(如肝脏、胰腺、膈肌、结肠等)

  或血管关系及区分肿瘤与局部淋巴结,提高分期信心和准确

  率。

  4.MRI: 对CT对比剂过敏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怀疑

  转移者使用。MRI有助于判断腹膜转移状态,可酌情使用。

  增强MRI是胃癌肝转移的首 选或重要补充检查,特别是注射

  肝特异性对比剂更有助于诊断和确定转移病灶数目、部位。

  5.PET-CT:可辅助胃癌分期,但不做常规 。如CT怀

  疑有远处转移可应用PET-CT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另外,研究

  显示PET-CT对于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价也有一定价

  值,但亦不做常规 。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定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体内常见的细菌,它是目前发现的可以生长于胃腔里面的感染性细菌,有一定传染性。在我国,由于饮食传统的问题,大家都习惯桌餐,且只 有极少数场合和个人习惯用公筷,所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一直很高,可达约60%,而这其中胃癌的发生率约1%。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感染率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患胃癌。[详细] 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为什么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得胃癌的人到处都有,但东亚尤其多;因胃癌而死的人到处都有,但中国尤其多。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日本和韩国尤为严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胃癌死亡率曾经高达130人/十万人,是同时期欧美地区胃癌死亡率的2.5倍。[详细] 你知道吗只要做到一件事,胃癌将会是少见癌症 这件事,就是治疗幽门螺杆菌!说起幽门螺杆菌,估计不少人都听过它的大名了。近来时不时上个热搜,简直就是想变着法儿地让你认识它。的确,幽门螺杆菌非常可怕!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不一定导致胃癌,但多数胃癌都是幽门螺杆菌带来的。就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菌,已经被世卫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而成人感染后的自愈率几乎为0。[详细] 肿瘤患者吃多少蛋白质合适?肿瘤患者更需要蛋白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对肿瘤患者的危害极大,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给我们觅友带来很大的困扰。 [详细] 这 5 样东西,让你的胃一点点坏掉 现在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生活不规律,熬夜加班、有上一顿没下一顿、暴饮暴食,胃都被搞出毛病啦。[详细] 这个厨房常见的调料,竟能将胃癌风险降低一半 大蒜,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在我国部分地区,人们更是一口面,一口蒜,对大蒜爱不释手。大蒜究竟有什么魔力,如此深得人心?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大蒜这类食物能不能吃,怎么吃?今天的文章将告诉你答案。[详细] “皮革胃”应该要怎么治?胃癌改如何治疗? 皮革胃往往病程短、发展快、治疗效果和结局都不太好。建议一旦确诊,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治好性切除手术。[详细] 白肉是发物,胃癌患者需警惕? 红肉,畜肉说完了,来说说鸡鸭等禽肉。跟红肉相反,像鸡鸭这些禽肉、白肉是被提倡多吃的,主要原因就是跟红肉相比,白肉的脂肪含量少,能量密度少,蛋白质含量高(每只大鸡腿可提供50克蛋白质),适合需要高蛋白饮食的人,以及需要控制体重健康的人,也是肿瘤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加营养的食物来源。[详细] 这些坏习惯容易导致胃癌你中招了吗? 7点之后吃晚餐。一般来说,正常的吃饭时间为早餐7:00-8:00,午餐12:00-12:30,晚餐17:30-18:30。晚饭若吃得太晚,对消化器官会造成比较大的负担。夜里是胃肠道休息的时间,一般胃黏膜上皮细胞会在此时进行再生过程。这时进餐,不仅阻碍了胃黏膜的修复,胃中的食物还会对黏膜造成刺激。[详细] 胃溃疡发病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另外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