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有哪些应用?
PET-CT是什么?
简单地说,PET-CT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测技术手段。医护人员给患者注射一种带“标记”的药物后,PET-CT仪器能“看透”人体并识别这些标记物,找出标记的药物在患者身体里面的分布情况,如分布的位置和分布量的多少等等,以此来进行一种检测。
PET-CT如何“识别”肿瘤?

与人体其他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为了维持这种高水平的消耗,肿瘤细胞会“拼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及摄取葡萄糖,吸收速度通常是正常细胞的数倍之多。基于肿瘤细胞的这个特点,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通过直接观察葡萄糖吸收速度的差异,不就可以简单区分身体内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了吗?这正是我们需要“借助”PET-CT来完成的工作。
肿瘤患者在进行PET-CT检查之前,会被注射这样一种特殊药物——带有“标记”的葡萄糖(FDG)。它除了带有“标记”之外,与正常葡萄糖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能被身体里面的细胞所摄取。如此一来,PET-CT仪器通过检测那些“标记”信号的强弱和位置,就能够区分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而帮助我们“识别”肿瘤。
如何看待PET-CT的检查结果?
通过PET-CT检查结果,医生能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并采取相应治疗。从目前的临床应用情况来看,PET-CT对一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和淋巴癌等的诊断准确率是比较高的。基于PET-CT的检查结果,医生能迅速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相较于以往的检测手段,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和进步。另外,PET-CT对于复诊的肿瘤患者来说,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PET-CT的其他应用有哪些?
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PET-CT对于评价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对于一些有肿瘤家族史,存在癌前病变如肝硬化、胃溃疡以及宫颈炎的人群来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50岁以上时进行一次PET-CT检查,对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中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PET-CT检查很有必要。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