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常见问答一二三
一、PET-CT是什么?
PET-CT又称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其实是PET和CT的融合。在扫描的时候CT扫描器可以提供解部图像,而PET扫描器可以提供功能图像然后通过特殊装置,将采集到的图像融合起来,就构成了所说的PET-CT。所以,患者一次检查就可以得到形态和功能的图像,保证了检查的准确性。强大的功能与高质量解剖图像的融合,能观察到体内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发现患者早期的病灶,准确做出定位、定性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二、PET-CT做了以后可以接触家人吗?
可以,做了PET-CT后可以接触家人,但遇到孕妇或婴儿还是保持距离。因为PET-CT检查过程中要使用放射性核素。虽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比较短,两个小时后在体内所剩无几,出于安全考虑,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儿,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PET-CT检查后对成人来说没有问题。做了PET-CT以后尽量多喝水,可以促进放射性核素尽快排泄。
三、PET-CT做完会引起癌症扩散吗?
不会。PET-CT做完之后是不会造成癌症扩散的,没有这么大的副作用。PET-CT作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身体的影响只是对人体会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是由于使用CT进行扫查,仪器本身对人体有一个辐射的作用。再就是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病人服用少量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需要24-48小时才能够代谢出去,在这期间对人体也会有轻度的辐射作用,但是即便这是两种的辐射作用加起来,也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安全值,因此对正常人的身体是没有太大伤害的,病人也不需要太担心。PET-CT作为肿瘤病人观察原发病灶以外的脏器是否有转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