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ET-CT有辐射么?会影响家人吗?
PET-CT检查,能够鉴别良恶性肿瘤或病变,确定肿瘤分期,进行疗效评估,鉴别肿瘤治疗后坏死、纤维化与残留或复发,帮助制订肿瘤放疗计划,肿瘤原发灶的寻找,其对于肿瘤患者的意义很大。那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PET-CT中心做PET-CT,会有辐射么?
PET-CT有辐射么?PET-CT检查前需要注入一种示踪剂,叫做18F-FDG,其成分是带正电子的葡萄糖,可参与人体代谢。18F-FDG是指氟代脱氧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三大能源物质之一,可以被PET探测并形成影像的正电子核素18F所标记,即18F-FDG。因为18F-FDG可以准确的反映体内器官与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是目前PET-CT显像的主要显像剂。
18F-FDG是带有一定的放射性性的,示踪剂进入人体各部位进行代谢,病变部位对于示踪剂代谢量很大,大量示踪剂会集中于病变部位,通过PET-CT扫描即可轻易发现。
那么18F-FDG的辐射对人体有影响么?其实没有太多的影响,18F-FDG的半衰期很短,约2个小时,在做完PET-CT后,医生会让患者多喝水,以促进排泄。一般在24小时候所有放射性元素就能全部排出体外,不会伤害人体。

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