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射波刀中心 癌症镇痛有方法
疼痛是癌症病人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天天约有上百万肿瘤病人遭受癌痛折磨,其中30%~45%为严重疼痛。
较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疼痛研究所所长,哈医大肿瘤医院副院长、麻醉科和疼痛科主任王国年教授指出,有效、有力的止痛干预,对晚期癌症病人有质量、有尊严、有信心的生存尤其重要。好的止痛手段有望为晚期癌症病人失志现象(如绝望、无望感、无助感、生命意义与目的的失落感)“踩刹车”。
及早走出癌症镇痛用药误区,癌痛缓解不佳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癌痛及其镇痛用药的认识误区是主要的障碍。
一、是认为疼痛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标志病人及亲属经常认为疼痛是癌症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征兆,有一些人采取逃避的心理状态对待疼痛的出现,自我否定疼痛的存在或疼痛强度,使疼痛的评价与实际疼痛强度存在差别,引起止痛药的使用剂量不足。
二、是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实际上,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的剂量也较低。长期得不到止痛的病人,容易出现焦虑,寝食难安,影响生存质量,而且由此造成的消瘦、衰竭,使其不能耐受原发病的手术和放疗、化疗。
三、是止痛剂能缓解疼痛,这是让疼痛部分缓解即可应用止痛剂的目的,改善生活质量。无痛睡眠是止痛的很低要求,理想的止痛效果除达到此目标外,还应争取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的目标,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对慢性癌痛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人,使用吗啡等阿片类药更安全有效。非阿片类药的不良反应容易被忽视,其作用亦有“封顶效应”。对中、重度的癌症疼痛病人,阿片类止痛药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五、是进入癌症终末期才用很大剂量阿片类止痛药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别,少数病人止痛时需较大剂量。阿片类止痛药无极限剂量,若疼痛加剧,可增加药物剂量,以提高止痛效果。而对任何重度疼痛病人而言,若是止痛需要,都可以采用大剂量阿片类止痛药,以达到理想的疼痛缓解效果。302射波刀中心
六、是较安全有效的止痛药为杜冷丁 实际情况是,因毒性大、止痛效果不理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杜冷丁列为遏止癌症疼痛时不 的药物。
七、是用阿片类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刻停用其实,除便秘之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服用阿片类药物出现的呕吐、镇静等情况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较初几天,数天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八、是吗啡易成瘾,可能需要终身用药试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实,癌痛病人口服吗啡或应用透皮贴剂,很少成瘾。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如癌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随时可安全停用。癌痛病人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需要渐渐增加用药剂量,在疼痛缓解时也可以成功撤药,这种对药物“身体依赖”现象应与所谓的“成瘾”加以区别。
规范有效进行止痛干预
302射波刀中心医师强调说,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方及家属的解释和宣教工作,对癌痛给予规范、有效的止痛干预,必需做到如下三点。
一、要将准确评估疼痛视为合理有效止痛的前提。对癌症疼痛应强调常规、量化、全面和动态的评估。
二、要规范化使用药物,视轻、中、重程度的不同,根据世卫组织 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科学给药。
三、要在规范化基础上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比如,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导致的剧烈骨痛,临床常选择阿片类止痛药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联合用药。而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骨痛病人,特别是伴发神经根损伤情况的,在用止痛药的同时,还应常规联合应用抗惊厥类或三环类抗抑郁等辅助药物,必要时辅以影像如CT或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技术、粒子植入技术和放化疗等手段。302射波刀中心
调查显示,我国用于肿瘤病人吗啡类止痛药的消耗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提示还有众多的病人未能得到有效的止痛。因而王国年教授建议相关部门适时设立我国“癌症镇痛日”,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认识到,忍痛对抵御癌痛有百害无一利,及时合理使用止痛药更为安全有效。
现在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了解详情:400-668-9903

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