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防癌疫苗预防癌症吗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10/01/25 11:22 阅读:257
分享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医生发现一个巧合:癌症病人在受到细菌感染之后,其癌肿有时会萎缩。这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用癌症疫苗来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像对细菌那样对癌细胞发起进攻,从而使看来发生在一些幸运病人身上的现象得以再现。与我们所熟习的那种预防麻疹、流感和其他传染病的防疫针不同的是,癌症疫苗具有治疗作用:医生们只在病人发病之后为其接种这种疫苗,以使免疫系统对体内肿瘤病变发挥抵御功能。

  关于这个想法的好消息是,看来自十九世纪起它一直是起作用的──在试过这种办法的早批患者中的一位患者身上,隆起的颈部肿块萎缩了。坏消息是,它的效果不稳定。就像彩票这个魔鬼一样,通常癌症疫苗试验的成功率仅仅足以诱惑雄心勃勃的医生和陷入绝望的病人去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四十八岁的圣迭戈居民劳拉·艾布拉姆斯(Laura Abrams)是成功者之一,她的故事使那些热衷于此项工作的人保持信心。1985年,她被诊断为转移性黑色素瘤──这种皮肤癌已经转移到她的肺部和其他组织了。“当时我已在作离开人世的准备。”她说,“医生告诉我只能再活六个月。”

  后来她听说洛杉矶一位名叫马尔科姆·米切尔(Malcolm Mitchell)的医生制成了一种试验性黑色素瘤疫苗。正似小儿麻痹症疫苗是由造成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制成的一样,米切尔所制的复合物中包含着与黑色素瘤相似的分子:人类皮肤癌细胞。他用一个不锈钢搅拌器将这些细胞碾碎,制成疫苗。

  艾布拉姆斯注射这种疫苗七个星期后,肺部的肿瘤就消失了。后来,她皮肤下的数十个肿块也不见了。这些年来,她借助于其他一些疗法战胜了两次复发。现在,据人们所知,她是较早试用疫苗的重症病人中存活时间较长的人。“我成了宣传黑色素瘤治疗成功的优等样板。”她在列举报道她的病例的文章和电视节目时这样说,“但是,现在我不再接受不少采访了。那可使人觉得‘哦,原来就只有这么一个例子啊’。”

 


  基因技术显优势

  100多年前,巴斯得就已经开始采用治疗性疫苗,他使用狂犬病疫苗预防已被疯狗咬伤但尚未发病的病人,成功地防止了致死性狂犬病的发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期望能研制出癌症疫苗,使治疗癌症如治疗狂犬病一般简单。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愿望在20世纪的非常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激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抗肿瘤免疫理论的发展,为癌症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与表达技术日趋成熟都为癌症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由于现在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对部分肿瘤的抗原成份进行拼接和组合,因而科学家们设计和发展癌症疫苗已经不是难事了。全闻名的科学家在努力发展抗癌疫苗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不少人都在研究中充分运用了多项新的的基因技术。

  抗癌疫苗的基本原理是基因疗法,它是通过调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英国牛津大学的金斯曼教授说,免疫系统抗癌的原理与普通疫苗抗击感染是一样的,癌症疫苗就是要使机体的免疫系统“看到”癌细胞,然后捣毁它们,就如感染时使用的消灭病毒和病菌的疫苗一样。癌症疫苗根据作用机理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疫苗两种,非特异性癌症疫苗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清除肿瘤的作用;特异性疫苗则是通过基因疗法,“教会”身体的基因去区分癌瘤表面的蛋白质,提高针对某一癌症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的应答水平来实现治疗癌症的目的。

  以往人们一直认为不同癌症的差别性比较大,因而不可能制造出“多功能”的癌症疫苗,所以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对特殊癌症或特殊患者的疫苗研究上。可是荷兰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较近却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含有一种端粒酶,因而研究出一种针对端粒酶的“多功能”癌症疫苗也不是没有可能。

  


  疫苗研制方兴未艾

  目前,全闻名的科学家正在探索用以治疗下列癌症的疫苗: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结肠癌、肾癌、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卵巢癌。

  虽然这些疫苗尚停留在实验阶段,但专家们对这些疫苗可能对提高癌症康复率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发感到兴奋。

  这些治疗性疫苗通过刺激人类免疫系统作出反应帮助找出并捣毁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的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本质上,它们试图使机体的防御机能区分出发生了病变,并促使它采取行动捣毁那些危险细胞。简单来讲,这个问题事实上是通过给那些已知面临危险(比如那些已确诊的癌症病人)的人注射一种当恶性的侵入细胞再次在体内出现时可以使他们具备区分并处理这些恶性细胞能力的抵抗物质。

  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的教授安格斯·戴尔格雷斯说,有两种不同的治疗性疫苗接种法,其中一种是以细胞的形式将肿瘤抗体进行单独注射。或者是以枝状细胞疫苗的方式进行接种,这种疫苗可以收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隔离树枝状细胞,对它们进行培养制成疫苗,然后使它们返回人体内,增加他们的血液负荷以抗击癌症。

  癌症疫苗令人鼓舞的前景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其研究在各国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加拿大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培养一些特定的免疫细胞,并将其移植到白血病病人体内将有助于杀灭癌细胞,这可能成为治疗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的一种新方法。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科学家将目标确定在一种称为B6-doml的蛋白质上。他们培养了专门针对这种蛋白质的免疫T细胞,并将其混入骨髓中移植给患有白血病的实验鼠。结果发现,有60%的实验鼠至少存活了100天,研究人员认为,在人体中找到类似的目标蛋白质将不会非常困难,在此基础上就可能研制出癌症疫苗。

  美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专门用来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M-VAX疫苗,这种疫苗是用病人自身的黑色素瘤细胞改造的,其攻击目标是肿瘤表面的一种特殊细胞标记物。试验结果显示,病人仅注射7次疫苗,半年时间内就足以激发长期免疫反应,使肿瘤萎缩。通过对数十名晚期黑色素瘤病人为期9年的跟踪调查表明,整体存活率达85%,并而且有80%的病人未出现癌复发现象。除此以外,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科学家也在癌症疫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临床应用任重而道远

  利用疫苗治疗癌症,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治疗简单、疗效彻底、付作用小等优点。它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力来治疗癌症,通过给病人注射癌症疫苗,激发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自体免疫力、消灭癌细胞的目的。

  癌症疫苗的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应对越来越高的癌症发病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抗肿瘤免疫理论的发展,为癌症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条件。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治疗意义上的癌症疫苗产品,很多癌症疫苗只是处在临床试验或即将上市的阶段。

  肿瘤疫苗从早期的非特异性疫苗发展到今天的肿瘤抗原特异性疫苗;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基因修饰肿瘤细胞为基础的疫苗发展到现在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抗原特异性疫苗,都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要提高癌症疫苗的特异性和疗效,有几个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病人体内的肿瘤为何不能直接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可能与肿瘤病人的免疫缺陷或病人T细胞信号传导障碍有关。肿瘤是如何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的?这可能由肿瘤细胞的MHC表达减低、转运抗原程序缺乏以及有一些肿瘤产生的某种细胞素抑制局部或浑身免疫反应所引起。除此以外,由于人类肿瘤成份复杂,肿瘤抗原表达不均一,就可能需要用多种肿瘤抗原免疫,才能诱发病人的有效免疫反应。

  不论如何,疫苗免疫治疗都不会取代传统治疗方法。十分不会只有一种癌症治疗法。疫苗并非多功能疗法,它们并非对所有的人、所有类型的癌症都起作用。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方法多种多样,所以,在治疗癌症时,我们应该既要使用疫苗也要使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我们必需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

  假若说结核病属于19世纪的疾病,那么癌症则是属于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疾病。或许永远不会有一种单独的疗法,即一种药可以使所有的癌症病人康复。但疗效更好的新药物可望在25年之内问世,即便不能治疗全部癌症,对大多数癌症也会有效。十年之内,我们将可以分析变异的基因,然后针对特定的肿瘤制定出专门的治疗方案。在21世纪,我们可能不会治好所有的癌症,可是我们有办法可以非常好地与它们长期共存。

医生在线肿瘤频道温馨提醒:文章描述内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实际病情,建议您可直接咨询 在线客服 或免费咨询热线:400-082-1008

相关文章

AOH1996真的那么神奇吗? 在临床前研究中,AOH1996展现出对多种癌细胞的良好治疗效果,其中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脑癌、卵巢癌、宫颈癌、皮肤癌和肺癌等。此外,AOH1996的作用还让癌细胞更容易受到某些化疗药物的杀伤,如顺铂,这也为联合治疗和新化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详细] 新技术帮助提高质子治疗 然而,粒子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束流能量较高,在用于人体之前需要降能,然后通过狭缝装置的筛选,只有很少一部分质子能得到利用。瑞士谢乐研究所团队在英国《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用特殊的“楔子”取代狭缝装置,调整质子束流的性质,使更多质子可得到利用。[详细] 胰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胰腺癌是指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因为隐匿性强,初期发病时并无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且胰腺癌的病情发展速度快,当患者感觉到明显症状时,如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一般已经处于中晚期。一般情况下,胰腺癌晚期患者能活3-6个月左右。[详细] 儿童肿瘤质子治疗部分可免费 由于儿童肿瘤的治疗费用巨大,给许多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许多儿童肿瘤患者得不到更好的治疗。为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聚力解决群众健康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医疗健康服务高品质民生建设,体现全社会对儿童肿瘤患者的关爱,使更多的儿童肿瘤患者接受高科技质子治疗,推进对儿童实体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淄博市红十字会、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联合组织实施儿童肿瘤救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儿童肿瘤患者实施免费质子治疗。[详细] 基于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闪亮国际 “基于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专利的创新点在于优化系统布局、采用超导技术等,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占地空间更小等显著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详细] 新发现:补充叶酸过量也不好 研究结果发现,与摄入正常水平叶酸相比,亲代叶酸摄入不足,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翻倍;亲代叶酸摄入过量,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增加80%。[详细]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HER-2阳性的乳腺癌占1/4左右,往往以复发率高、预后差而著称。目前,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国内主要药物是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吡咯替尼、T-DM1、拉帕替尼等。[详细] 质子治疗改写腺癌无法放疗的情况 恶性肿瘤中多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鳞状细胞癌,多发于口腔、咽喉、食管、肺、宫颈等部位,转移时主要经淋巴管扩散。上皮性恶性肿瘤中,还有在产生分泌物的腺体组织上发生的“腺癌”,多发于消化道、肺、子宫体、乳房、前列腺、胰腺等部位,转移时主要经血管扩散。[详细] 质子治疗肺癌的效果好吗? 和其他类型的实体瘤相比较,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总体预后也较差。我国的肺癌患者数量较多,但针对肺癌的治疗却较为局限,当前常用的手术、放化疗,都难以产生较满意的疗效。放射治疗常用于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患者。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或相继进行,作为不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详细] 广谱抗癌药对癌症都有效吗 该药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靶向药,只要在含有NTRK交融基因的实体瘤中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而NTRK交融基因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中的发生频率很低,通常远低于5%;只要在先天分婴儿纤维肉瘤、先天分中胚层肾癌、排泄型乳腺癌等一些罕见的肿瘤中发生的频率才较高。[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