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偶联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SCLC)依然是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Rovalpituzumab tesirine 是一种全球早创,以delta样蛋白3(DLL3)为靶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DLL3 高表达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近 80% 的 SCLC。来自美国纽约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的 Charles M. Rudin 教授等在本次大会上报告了ADC 首先用于人类小细胞肺癌的新的研究结果。
该研究选取曾接受过任何一种系统性治疗的进展期SCLC 病人。分别通过 RECIST v1.1 和 CTCAE v4.03 评估药物有效性与毒性反应分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回顾性分析肿瘤标本中 DLL3 的表达水平。
在该研究中,74 例病人给予0.05~0.8 mg/kg 剂量的药物,每 3 周 1 次,或每 6 周 1 次。在符合要求的病人中,给予 0.2~0.4mg/kg 剂量者,有 15 例(15/61,25%)达到部分缓解(PR)或者完全缓解(CR),有44例(44/61,72%)临床获益(至少达病情稳定,SD)。
在有肿瘤标本存档,且细胞表达 DLL3 比率超过 50% 的病人(用 DLL3hi 表示)中,有12例(12/22,55%)达到 PR 或 CR,20 例(20/22,91%)临床获益,中位总生存时间8个月(范围 1~18月)。
目前三线治疗尚无可用治疗方案,而本研究发现,在 DLL3hi 病人三线治疗中,其总体反应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70% 和90%。
第 2 阶段,在使用 0.3 mg/kg剂量治疗后有疗效的病人中,起效中位时间为6个月(范围 1~8月)。在所有 SCLC 病人中,与该药物较为相关的 3+ 级毒性反应包括浆膜腔积液(14%)、血小板减少(12%)和皮肤反应(8%)。
该研究表明了ADC 单药在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 SCLC 中的抗肿瘤活性和持久有效性,且其毒性可控。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