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7/02/09 14:16 阅读:256
分享
  由于职业的关系,常常有人问起我这样的问题“现在的肠癌的人那么多,我会不会也的这种病啊?”。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问题。的确,大肠癌现在越来越多见,据新的统计: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连年“走高”,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3~16万人,20年来发病率平均每年递增2%。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大肠癌呢?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

  1、具有遗传因素者

  遗传因素在大肠癌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如有家族性结肠息肉者,其发病要比没有家族性结肠息肉者患大肠癌的概率要高出许多。在大肠癌主发的地区长期居住者也有患大肠癌的易感性。

  2、患有如下相关疾病者

  有一些疾病会诱发大肠癌的发病,如患有大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的病人,罹患大肠癌的概率也要高出一般人,还有如大肠腺癌、血吸虫病等患者,其都属于大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3、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盆腔放射治疗会对大肠癌的发病产生一定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过去曾罹患大肠癌已进行过手术者,以及曾有大肠息肉者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4、有不良饮食习惯者

  大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期的不良饮食,如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缺乏纤维素饮食,并且缺少体力活动的人,患大肠癌的机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以上人群就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我们建议这类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必须定期去医院进行结肠镜的检查。我们建议1~2年做肠镜检查1次,这样有利发现癌前期病变-大肠腺瘤和早期癌,使患者能获得及时治疗。

   阅读:直肠癌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晚期直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什么情况下直肠癌可以保肛 直肠癌在大肠癌中占比很高,其中很多都是中低位直肠癌。并不是所有的直肠癌患者,都可以进行保肛手术。保肛手术需要考虑肿瘤的位置,以及癌细胞浸润的深度。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中低位直肠癌有了保肛的机会,而术前同步放化疗,也让部分不能保肛的患者,有了保肛的可能。具体能否进行保留肛门的手术,还需要医生在专业地检查、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详细] 怎么预防直肠癌? 约95%的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的。所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比如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家族有直系亲属患有结肠癌者,要定期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查,如果有腺瘤性息肉,需要尽早在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详细] 直肠癌和痔疮便血的区别 直肠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大便干结,溃疡面产生,引起血管损伤,从而导致出血,属于间歇性便血。另外,血液会混合在粪便的表面,血液量也比较少。因此,患者会出现便血之外,还有可能会伴随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不适症状。[详细] 直肠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40~80的男性群体较为高发,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患病后期,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详细] 哪些情况要警惕直肠癌? 痔疮是很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便血(鲜红色)和肿块脱出。痔疮很容易和直肠癌搞混淆,有时还会合并存在,掩盖直肠癌的症状,通过肛门指检可以判别。[详细] 直肠癌和结肠癌有什么区别? 直肠癌和结肠癌的区别主要是发病部位不一样,直肠癌是发生在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而结肠癌发生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详细] 经常吃辣的会得直肠癌吗? 吃辣和肠癌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在喜欢吃辣椒的人身上,会比较容易出现腹型肥胖的问题,而这种肥胖类型恰好是诱发肠癌的一个高风险因素。肠癌发生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糖尿病、肥胖、吸烟和大量饮酒,确实大部分都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详细] 直肠癌的症状有什么? 早期直肠癌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等。中期直肠癌的症状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详细] 直肠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直肠癌可以沿着肠管壁的纵轴扩散,还可以沿着肠管周径扩散,以及向肠管壁的深层浸润。大肠癌向肠管壁的深层浸润,可以直接突破浆膜层而侵入邻近器官如骶骨、子宫、阴道、膀胱和前列腺等,甚至于浸润到肛门括约肌,产生肛门失禁。[详细] 直肠癌容易转移到哪个部位? 肠癌器官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大肠以外其他的器官,在这些肠外器官上形成肠癌相同特性的新的肿瘤灶。结直肠癌的器官转移有肝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血液转移是直肠癌常见的转移方式,肝脏为较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肝脏是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先发生转移的部位,会表现为右腹部隐痛,消瘦、低热、贫血等症状。[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