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中医中药治疗新出路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头、体、尾部或累及整个胰腺,但以胰头部较多,约占胰腺癌的60%~70%。
一般而言,胰腺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其发病迅速,并且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容易发生转移,因此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胰腺癌病人,90%以上的人于诊断明确后一年内死亡,平均存活期少于6个月。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
胰腺癌手术切除癌肿是早期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胰腺癌细胞对化学药物不敏感,疗效不佳。较近有人开展植入放射源的胰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且止痛效果明显。不过单纯的放疗并不能延长生命、提高生存率 , 故目前学者们已将该方法与化疗或其他疗法结合的综合治疗作为提高膜腺癌疗效的临床研究重点。
中医中药可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病人的生存期,与放化疗同用时还可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
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痞块”、“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湿浊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故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破积散结等法。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1.肝胃不和证
症状:恶心、呕吐,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据按,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清热
方药:加味柴胡舒肝散。白英30克,八月札30克,生苡仁60克,莪术15克,广木香9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柴胡9克,枳壳10克,白毛藤30克,焦三仙各15克。菝葜30克。
2.湿浊阻恶
症状:胸脘痞闷,头身困重,恶心欲吐,纳呆,腹部隐痛,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利湿,化浊解毒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30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菝葜2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石见穿30克,山慈姑30克,甘草5克。
3.气血淤滞证
症状:胸腹胀满,恶心,呕吐或呃逆,纳差,疼痛持续不移,或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腹中痞块,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质青紫或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法: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9克,制香附12克,乌药9克,延胡索30克,红花9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炮山甲9克,八月札15克,浙贝母15克,菝葜30克,藤梨根30克。
4.气血两亏证
症状:面色苍白,消瘦,倦怠无力,爪甲色淡,腹胀,胸腹隐痛,腹部包块,舌质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结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全当归15克,炒白术12克,熟地15克,云苓15克,猪苓15克,鸡血藤30克,炙鳖甲9克,枸杞子12克,浙贝母15克,炮山甲9克。
5.阴虚内热证
症状:低热不退,精神疲惫,上腹胀满,大便干,小便黄,纳差,舌光红苔少乏津,脉虚细而数。
治法:养阴生津,泻火。
方药:一贯煎合清凉甘露饮加减。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花粉10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地骨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0克,焦神曲30克,大黄6克。
一般而言,胰腺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其发病迅速,并且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容易发生转移,因此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胰腺癌病人,90%以上的人于诊断明确后一年内死亡,平均存活期少于6个月。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
胰腺癌手术切除癌肿是早期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胰腺癌细胞对化学药物不敏感,疗效不佳。较近有人开展植入放射源的胰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且止痛效果明显。不过单纯的放疗并不能延长生命、提高生存率 , 故目前学者们已将该方法与化疗或其他疗法结合的综合治疗作为提高膜腺癌疗效的临床研究重点。
中医中药可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病人的生存期,与放化疗同用时还可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
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痞块”、“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湿浊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故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破积散结等法。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1.肝胃不和证
症状:恶心、呕吐,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据按,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清热
方药:加味柴胡舒肝散。白英30克,八月札30克,生苡仁60克,莪术15克,广木香9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柴胡9克,枳壳10克,白毛藤30克,焦三仙各15克。菝葜30克。
2.湿浊阻恶
症状:胸脘痞闷,头身困重,恶心欲吐,纳呆,腹部隐痛,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利湿,化浊解毒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30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菝葜2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石见穿30克,山慈姑30克,甘草5克。
3.气血淤滞证
症状:胸腹胀满,恶心,呕吐或呃逆,纳差,疼痛持续不移,或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腹中痞块,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质青紫或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法: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9克,制香附12克,乌药9克,延胡索30克,红花9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炮山甲9克,八月札15克,浙贝母15克,菝葜30克,藤梨根30克。
4.气血两亏证
症状:面色苍白,消瘦,倦怠无力,爪甲色淡,腹胀,胸腹隐痛,腹部包块,舌质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结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全当归15克,炒白术12克,熟地15克,云苓15克,猪苓15克,鸡血藤30克,炙鳖甲9克,枸杞子12克,浙贝母15克,炮山甲9克。
5.阴虚内热证
症状:低热不退,精神疲惫,上腹胀满,大便干,小便黄,纳差,舌光红苔少乏津,脉虚细而数。
治法:养阴生津,泻火。
方药:一贯煎合清凉甘露饮加减。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花粉10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地骨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0克,焦神曲30克,大黄6克。
荐 相关文章
中医托透法治疗癌症
1.真武汤、麻黄附子汤均针对从至里之少阴托透到至表之太阳。真武汤主治风寒水饮,麻黄附子汤主治风寒以寒邪为主,李老的五虎汤亦是托透大法的体现。2.小剂量柴胡可治火邪深伏三焦、膜原形成的寒热气结证,如柴胡桂枝、柴胡石膏、柴胡牛膝等,或化裁之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龙胆泻肝汤、升陷汤、升阳散火汤等。[详细]
肿瘤的中医治疗有什么好处?
中西医都各有所长,西医比较擅长治疗线性、单因单果性的疾病。而中医恰恰相反,对于单因单果的疾病不见得马上有效,但是对于复杂的因素,如果善于配合一些西医,容易取得一些比较好的效果。[详细]
肿瘤的辩证论治
一般肿瘤的微象会在机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方面表现出来。通常我们熟悉的也应用较多的是虚实方面的诊治。虚即正气虚,实為邪气实,有时正虚和邪实夹杂在一起,就会表现出较复杂的证候。诊治同时与阴阳、表里、寒热合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措施。[详细]
化疗期间可以喝中药吗?
化疗期间是可以服中药的,因为中药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的副反应,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与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在癌症的化疗中,病人的营养问题一直是医生及家属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临床上,许多病人也是由于化疗后脾胃受损出现恶心、呕吐、无法进食而就诊的。[详细]
“乳岩”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作为癌症患者全身治疗方法之一,治疗优势显著。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放化疗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不仅使机体对放化疗更加敏感,还可以减轻对机体的损害,使患者更易于耐受后续治疗,也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详细]
中医治疗癌症的好处是什么?
中医可以辨证对症调整体质状态,能够减少肿瘤的发生,也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肿瘤。比如说,乳腺癌大多数是和女性的雌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中医药可以调理内分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还有一类年龄比较大的患者,或者晚期不能手术、不能放化疗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用单独的中医药治疗,改变身体状态,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详细]
精、气、神和癌症
中医治疗也是老年癌症患者的常用方法,具有副作用小,基本不会损伤机体,适用范围较广的特点。对老年癌症患者来说,机体内正气亏虚,中医治疗的重点不在于尽可能的消除肿瘤病灶,而是更关注患者的精气神,以扶正固本为首要治则[详细]
中医可以治疗癌症吗?
癌症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我们人体的任何位置和器官,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有手术和放化疗。中医能改善癌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通过中医、中药提高患者的受损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修复损伤细胞,抑制癌细胞,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详细]
中药可以预防癌症吗?
中药预防癌症是有一定疗效的。中医发现了不少有效的抗癌药物,所以手术治疗肿瘤后,大部分要配合应用中药治疗,可以减轻放疗,化疗毒副作用,减少手术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的你免疫力。[详细]
中医治疗癌症的好处是什么?
中医治疗癌症是从患者整体着眼,采用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情况,如气虚、肾虚、脾虚、肝胃不调等等,采用个体化的一些治疗方法,减少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毒副作用,缓解患者病痛,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可以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使受损的免疫系统还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促进机体状况改善,稳定病情,实现“带瘤生存”。[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