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肺癌抑癌基因治疗的实验
南昌大学医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抑癌基因p16及p53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发现将这两种抑癌基因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的效果;p53基因与顺铂联合应用,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等非小细胞癌在肺癌患者中占75%-80%,这些癌细胞对放疗化疗均不够敏感,临床治疗棘手,近年人们将新的期望集中在基因治疗的研究上。
南昌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中心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接种于裸小鼠背部皮下,建立起皮下异种肿瘤移植裸小鼠肺癌模型,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抑癌基因p53或p16以及两种基因联用的治疗方法。结果发现,单独转染p53、p16基因或共转染这两种抑癌基因均能显著抑制肿瘤体积增长,其中p16基因较p53抑制作用强,而两种基因联合应用作用较强。
他们的另一项研究是p53与顺铂联用,发现会使肺癌肿块局部出现大片细胞凋亡,这表明,p53基因对顺铂的化学敏感性有显著的增进作用。在治疗中用2~4µg的p53加上常量顺铂,其作用相当于大剂量顺铂。既可避免患者因大剂量顺铂带来的毒副反应,又会使肿瘤细胞处于几近完全抑制状态。以上两项研究成果表明,p53与p16基因联合转染或p53基因联合化疗,有可能成为肺癌基因代替治疗的更佳选择。
医学院主任教授说,尽管目前他们已由基础研究发展到临床前预试验,并已获得初步的治疗效果,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距应用于临床,成为肺癌的常规疗法还有一定距离。除了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机制、治疗安全性等基础研究外,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选择效果很好和导向理想的载体系统,使抑癌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获得安效果很全果很好稳定表达等。
可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抑癌基因治疗会在肺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