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癌症是基因病,你认为呢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整合基因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朱健康,带领研究小组成员在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讲座,和学者们一探讨基因的奥秘。
当前,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过去十年中,有关癌症的成因与致病机理的研究已转变成着眼于分子层级的探讨,“分子标靶疗法”使病人生存率明显提高。来自墨西哥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提出了用表观遗传(Epigenetics)来关注癌症基因分子的观点,即以不改变基因密码本身,而是影响DNA的辅助分子和调控机制的方式,来关闭肿瘤细胞中高度活化的异常基因。
朱健康在表观遗传学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他在讲座中介绍,表观遗传学是与遗传学(genetic)相对应的概念。遗传学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引起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引起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而DNA甲基化是后天基因沉默的一种主要决定因素。关于双链RNA(核糖核酸)引发基因沉默的现象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法尔(Andrew Z. Fire)和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梅洛(Craig C. Mello)发现的,他们由此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朱健康说,DNA甲基化就是关闭癌症致病基因的钥匙,甲基化带来的后天基因沉默即是致病基因已经被成功锁上的表现。DNA甲基化是较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可能存在于所有高等生物中。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这种失活的现象称为基因沉默。例如说,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并能稳定遗传是植物基因工程的较终目的。然而, 根据现在研究结果发现,有大量的转基因植株不能正常表达,通常这并非由于转基因的缺失或突变造成的,而是基因失活的结果。而这种失活则能成为癌细胞的克星,将成为癌症病人的福音。
假若这一研究能推广到临床阶段,让每一个致癌的基因都能在甲基化的作用下彻底失活,那癌症也不过如流感一样,不再让人谈癌色变了。因而,这一研究的意义尤为深远。
但朱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全面实现这个设想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实施需要一个大型的组织专门研究;同时,这一研究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目前,肿瘤已成为中国很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在,随着医学对心脑血管病的控制逐步加强,医学界预计,在新世纪,肿瘤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知名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00万新发肿瘤病例。据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个人一生有30%的几率会得癌症。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一般不转移,手术切除即可;恶性肿瘤会转移。恶性肿瘤分为许多种,癌症只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应该如何及早发现并治疗肿瘤?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癌症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哪些关系?
日前,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癌细胞研究中心主任伦?拉斯基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动物胚胎学教授阿硕克先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教授,应邀在讲座中指出:
“在英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会经历癌症,在这些病人中,四分之一的人会因而死亡。
这种现象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普遍出现的。”阿硕克教授说,人们无须谈癌色变。
阿硕克教授解释说,人身体内部有数万亿个细胞,只有些细胞发生错误时才会引起肿瘤,情况特别糟糕的才会引起癌症,这种错误就是变异。而这种细胞变异也不是任意发生的,经常会和饮食、生活环境等有关系。在不同国家,癌症会有差别。
在中国,不少人会患甲肝、乙肝,所以肝癌常见。在英国,人们的饮食中常常吃红色的肉,例如猪肉、牛肉,所以容易患大肠癌。
詹启敏认为,癌症是一种“环境富贵病”。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人们长期呼吸汽车尾气,就容易患癌症。除此以外,新房子在装修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涂料、油漆,假使控制不好都会产生致癌物质,食品中的食物添加剂也有致癌物质。
引起人们得癌症的因素还与人体NDA(基因)有关。伦?拉斯基教授说,在各个国家,都有同一个家族的人患有某种癌症的实例。然而,在所有的肿瘤里面,由于单独遗传因素造成肿瘤的概率低于5%。肿瘤遗传主要取决于遗传的肿瘤易感基因,这些肿瘤易感基因跟不同环境作用后会产生不同的肿瘤。例如,某个家族有癌症遗传史,在后代人当中,在这个人身上表现为肝癌,在其他人身上可能表现为乳腺癌。
总之,专家认为,目前,人类对抗癌症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理解基因与环境的关系。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