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可有效提示肠癌转移 PET/CT,可有效提示肠癌转移 肠癌依照其发生部位分类,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大类,结直肠癌目前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第3位。肠癌远处转移的主要器官是肝脏,约有10%-25%的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肝转移,另有20%-25%的患者在肠癌手术后发生肝转移。此时大多已是晚期错过治疗时机,PET/CT,可有效提示肠癌转移,让患者尽早发现癌症转移。 肠癌的转移方式有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浸润、种植转移。淋巴转移以腹膜折返形成的直肠子宫(膀胱)凹陷为界,上段沿直肠上动脉向上转移;下段向上方和侧方转移;血行转移经门静脉转移到肝,经髂静脉转移到肺、脑;直接浸润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男性可以向膀胱浸润,女性可以向子宫、阴道浸润;种植转移是癌细胞脱落时,可种植到腹膜上,或其它部位的肠系膜上。 肠癌转移需要进行早期筛查,肠镜作为CRC筛查的“金标准”,拥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可直视病变,观察清楚,取样方便等。但肠镜检查往往会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粪便常规+潜血敏感性及特异性很差,许多消化道疾病都可以干扰检测结果。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利用粪便中肠道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标志,与免疫法粪便隐血联合组成,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粪便隐血对结直肠癌的筛查灵敏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 除此之外18F-FDG PET/CT在临床怀疑转移但其他影像检查无法确诊、或重大治疗决策前,可作为补充手段,其肝转移性病灶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6% 建议肠癌患者术后定期随访,Ⅰ期建议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5年;Ⅱ、Ⅲ期:每3个月一次,共随访3年,3年后每6个月一次随访至术后5年;所有Ⅰ-Ⅲ期患者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2022-04-21 阅读:351
上一页 首页 3132333435 下一页 34/196 页 3901 条记录 尾页跳转至: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