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新药依铂的说明书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10/01/20 10:20 阅读:290
分享

  依铂  商品名:Sunpla

  上市厂商:韩国Sunkyong industries开发,于1999年7月获得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批准首先上市。

  依铂适应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胃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

  剂量与用法

  本品需静脉注射,常用剂量为360mg/m2,根据血液学和肝脏毒性酌情调整剂量,在第一疗程时剂量可增至400mg/m2或降至320mg/m2。

  制剂

  本品为白色冻干粉针剂,每瓶含本品50mg,有效期暂定为二年,于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依铂药理:体外试验显示,本品不但能抗小鼠L1210白血病,而且对耐顺铂的L1210亚株(L1210/DPP)也有效。顺铂,卡铂和本品对该瘤株的相对耐受性(relative resistances)分别为20.0,14.5和2.7。对植入L1210/DPP的小鼠的试验表明,本品和卡铂的治疗指数均较高,治好动物数较多,而顺铂则完全无效。依铂、顺铂和卡铂对于P388肿瘤均有效,但根据抗肿瘤活性高低依次排列为:依铂>顺铂>卡铂。本品对LL/2肿瘤的抑制作用与顺铂、卡铂相似。

  本品、顺铂与卡铂对人肺癌细胞株(PC-9和PC-14)、人胃癌细胞株(MKN-45、KATOⅢ)具有相似的抗肿瘤活性,平均/C50分别为6.4±0.8、1.8±0.7和20.6±12.2μg/ml。

  将人体肿瘤移植物KATOⅢ(胃腺癌)和WiDr(结肠腺癌)经皮下注射接种于裸鼠,比较本品与顺铂的抗肿瘤活性,以肿瘤平均重量达1000mg所需的天数来评价。对移植KATOⅢ肿瘤的裸鼠,本品组为33.1天,顺铂组为30.2天。对移植WiDr肿瘤的裸鼠,本品组为35.0天,顺铂组为27.2天。上述结果表明,本品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与顺铂相似。对KATOⅢ肿瘤的生长抑制率,本品组为65%,顺铂组为59%。对WiDr肿瘤的生长抑制率,本品组为64%,顺铂组为54%。

  比较本品、顺铂和卡铂对人体2种肺腺细胞株(PC-9和PC-14)和5种胃腺癌细胞株(MKN-45、KATOⅢ、SNU-1、SNU-5、SNU-16)的疗效,结果显示,对2种肺腺癌细胞株的抑制率:顺铂>依铂>卡铂;对5种胃腺癌细胞株的抑制率依铂>顺铂>卡铂。与本品和卡铂相比,顺铂的肿瘤抑制率下降迅速,在用药后120分钟,顺铂对上述5种肿瘤细胞株的作用完全消失。

  本品抗肿瘤指数(由体外抑制率-时间曲线计算而得)较顺铂和卡铂高,与顺铂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表明本品抗肿瘤活性优于顺铂,而与卡铂相当。本品对胃腺癌SNU-5细胞株的抗肿瘤指数较高,约为顺铂的4.6倍。

  临床评价:在Ⅰ期临床研究中,21例恶性肿瘤病人静脉输注本品,起始剂量为40mg/m2(约为小鼠LD10的1/10)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应包括恶心、呕吐、肝毒性、肾毒性和骨髓抑制。本品的很大耐受量(MTD)为480mg/m2。21例病人经本品治疗后4例病情稳定(其中3例为结肠癌,1例为鼻咽癌),17例病情恶化,病情稳定持续时间达12-18周。根据Ⅰ期临床结果,建议本品临床使用剂量为360mg/m2。

  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35例转移性胃腺癌病人静脉输注本品300-400mg/m2,每4周1次为一疗程。结果,完全有效1例、部分有效5例,平均疗效持续时间48周,未见3-4级血液学或非血液学毒性。

  另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35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病人静脉输注本品400-440mg/m2,每3-4周1次为一疗程,结果6例部分缓解。

  37例晚期肠胃癌病人每隔28天静脉输注本品(360mg/m2)1次,直至病情进展。结果,35例可评价者中完全有产2例(6%),部分有效4例(11%)。部分有效的平均持续时间为7.2个月,完全有效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2-6.2个月。所有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1个月,未见3-4级血液学毒性,贫血和蛋白尿为常见的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依铂为一抗肿瘤活性强、毒性小、临床治疗指数高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尤其对胃癌、肺癌等具有良好疗效。


  不良反应:呕吐和肝、肾功能损害、恶心、蛋白尿和主要为贫血等。

  禁忌证

  1.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对其他铂类制剂过敏及有严重并发病病人禁用。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伤。

  2.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本品仅供静脉滴注,避免漏于血管外,滴注与存放时应避免直接日晒,忌与含铝器皿接触。

  4.出现严重血液学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

  

医生在线肿瘤频道温馨提醒:文章描述内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实际病情,建议您可直接咨询 在线客服 或免费咨询热线:400-082-1008

相关文章

“伟哥”被发现可能存在致命副作用,促进腹动脉瘤恶化 西地那非(Slidenafil),俗称“伟哥”,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而进行临床研究。现在被广泛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详细] 清华科研开发新型CAR-T对抗实体肿瘤 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果,尤其是靶向CD19抗原的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获得了很高的响应率及持久的肿瘤抑制效果。然而CAR-T细胞疗法对实体肿瘤的效果差强人意,一方面是由于CAR固有的构造和信号特性存在一些缺陷,另一方面实体肿瘤免疫抑制性的微环境进一步加剧了T细胞的失能和死亡。[详细] TCR疗法治疗实体瘤低剂量就可导致80%患者肿瘤缩小 通过对人体的T淋巴细胞进行改造,将它们变成抗击癌症的细胞疗法,是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的重大进步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4款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获得美国FDA的批准,治疗多种B细胞血液癌症。然而在治疗实体瘤方面,CAR-T疗法尚未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不过,基于T细胞受体(TCR)的在研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喜讯不断,例如去年11月,Immunocore公司的TCR疗法tebentafusp在3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中,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详细] 新候选疗法eftilagimodalpha与PD-1抑制剂Keytruda联用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Immutep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与默沙东(MSD)公司下属子公司达成临床试验合作协议。将开展2b期临床试验,检验其主打候选疗法eftilagimodalpha(又名efti或IMP321)与默沙东公司的PD-1抑制剂Keytruda联用,与Keytruda单药治疗相比,一线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的疗效。[详细] 宫颈癌创新疗法降低死亡风险31%,提前终止3期临床试验 近期赛诺菲和再生元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PD-1抑制剂Libtayo作为单药疗法,在治疗经治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基于这一积极数据,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一致建议提前终止临床试验。这一数据将支持在2021年递交监管申请。这是初个在宫颈癌患者中与化疗相比,改善患者总生存期的免疫疗法。 [详细] 破碎的染色体为何会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 癌症是世界上健康危机之一,与某些疾病不同,癌症是一种不断恶化、不断耐药、不断复发的疾病。 “色鳞病”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染色体破碎”。经历了染色体去除的染色体首先分裂成许多片段,然后通过DNA修复随机重新连接在一起,发生非同源末端连接。有研究人员发现破碎的染色体会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详细] 他汀真的可以抗癌吗?为什么他汀类药物可以抗癌? 去年10月,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让他汀抗癌成为热门话题,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肝癌的相关死亡率,还能降低肝癌的发病率。[详细] 研究表明 蛋白降解可增强抗PD-1/PD-L1疗法效力 过去十年里,抗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癌症免疫疗法给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癌症免疫疗法对很多患者能够产生持久的疗效,但是多数患者仍然对癌症免疫疗法的应答短暂或没有应答。因此,开发增强癌症免疫疗法效力和使用范围的策略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D-1和PD-L1的表达和降解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控制,而通过靶向这些信号通路,可能提高免疫疗法的效果。[详细] 创新头颈癌疗法抑制RAS信号传导,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KuraOncology今日宣布,其在研疗法tipifarnib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HRAS基因突变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含铂化疗后疾病出现进展,而且变异等位基因频率≥20%。Tipifarni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口服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可以间接抑制HRAS蛋白活性。[详细] 癌症患者在放疗和化疗时,用药要注意哪些? 患上癌症之后,常见的治疗也就是放疗和化疗,其中就避免不了要使用药物,但是各种药物本身甚至有一定副作用的,尤其是抗癌药的副作用就更加巨大,在使用的时候就要加强注意。如果胡乱使用药物并且产生的副作用是很容易与疾病混淆的,还会造成对疾病的误判。[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